JMK ®

undefined    185-0043-1227

何为菲林感

 二维码 46

“菲林感”,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应该有非林的感觉。所谓非林,就是指FILM,也就是传统的银盐胶片。所以如果从字面上来理解,所谓的非林感就是指表现出来的图象,具有传统银盐胶片成象所特有的特点。现在数码影象产品风行,所以非林感更多的是相对与数码摄象机照相机所拍摄出来的图象而言,图象更具有传统银盐胶片拍摄的质感。

20101023_60842e416bd32b2a764frp5C257U5UW5.jpg

那么这个非林感到底是指什么呢?既然非林感是一种对图象的感觉,那么他就应该是一种图象方面的特点特性,而既然是图形图象方面的特点,那么大概就可以用以下几个参数来表述:


1、对比度高。传统的银盐胶片对光信号的反映特性比较完美,所以出来的图象具有比数码产品更高的对比度;这个就是更“通透”。


2、颜色还原准确,尤其是对纯色的还原准确。因为目前主流数码产品的成像单元都是CCD或者CMOS,所以必然涉及到插值运算的问题,而插值运算会降低图象的颜色还原准确度,尤其对纯色的还原不够准确。这个就是更“鲜艳”更“艳丽”。


3、分辨率高,传统银盐胶片的感光粒子非常细腻,所以理论分辨率非常高,一般所成图象的分辨率要高于数码产品所成图象。这个就是更“细腻”。


4、躁点特性不同,传统银盐胶片的所形成的躁点一般比较细腻均匀,在亮部和暗部都有,而数码图象的躁点一般在暗部,且颗粒很大,抖动明显,这个就是更有“颗粒感”,


5、低照度的表现力不同,因为传统相机和胶片的配合比较成熟,通过光圈的快门的调节,可以比较好的完成低照度情况下的拍摄,而数码产品在这方面表现力不足,比如卧虎藏龙房顶打斗的一段,表现的很完美。这个就是更能“沉的下去”,更“深沉”,


6、色阶过度细腻,因为成像原理的不同,传统非林所成的图象,色介趋于无限,而数码产品不论是10亿色或者是6000万色,总是有个限度,这个就是过度更”平滑“,


7、划痕,因为传统非林通过物理方式来保存图象,难免没有划痕等物理损害,所以这种图象的瑕疵,也成了发烧友所欣赏的非林感的一方面,就是所谓的更“自然”,更“沧桑”,更“非林”。


8、逐行扫描,传统的电影不存在扫描问题,因为图象是由一张张完整的照片连续25P而成,而数码摄象机基本采用的是隔行60I扫描成像,所以在表现运动时给人的感觉不同。所以,数码摄象机出来的东西就是很“电视”很“数码”,而胶片摄象机出来的东西就是很“电影”很“非林”,


9、色晕,因为传统胶片需要进行冲洗,所以如果我们把图象的边缘放大来看,就会发现有一些色晕,而数码摄象机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这样的特点,除了“紫边”的问题,数码产品出来的图象应该是更锐利,甚至会呈现出象素的锯齿,所以非林出来的东西就是更“温润”,而数码的东西则是很“生硬”,

20101023_93ecfed4c20e805cc82eIBoo6ydKrVez.jpg

基本上所谓的非林感,就是以上9种图象特性的综合。


但我还要说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产品的图象质量越来越优秀,目前SONY出品的几款数码电影摄象机的图象质量已经可以和传统非林摄象机想媲美,比如星战2、3就都是用数码产品拍出来的,但如果不说,一般人是分辨不出的。


同时,对某些说法我也不敢苟同,比如说,三枪就更具有非林感,这怎么可能呢?不论什么投影机,都是用来还原图象的,如果从图象还原准确度来讲,最准确的投影机一定是3DLP的机器,一个不准确的东西,去还原用非林拍出来的电影,怎么还能比准确的还原更有非林感呢?


还有,所谓胶片放映机出来的图象也更具有非林感,我也不能认同,胶片放映机的暗部无论如何也不能处理的很好,这点和LCD的投影机一样,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准确还原图象,当然也谈不上更有所谓的“非林感”了。

1165330109941.jpg

此外,传统非林设备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对焦问题,因为非林通过机械拉平,放置于成像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软的非林,一定是有细微的高低不平的,因为照相设备是高精密的机器,一点点的对焦不准就可能使图象的清晰度下降数倍,所以传统的35MM非林排出的电影,现在来看,大部分的分辨率都不行。35MM的胶片,理论的水平分辨率可以达到4000以上,但我们现在通过数码化的HDTV可以看到,大部分传统的非林电影的分辨率基本在720P左右,虽然一些上了1080,但影象模糊。而真正具有1080P分辨率逐点清晰的电影,只有近期用数码摄象机拍摄的作品,比如星战3、哈里波特与火焰杯和罪恶之城等。从这点来看,数码取代传统非林只是时间问题,我猜应该不出5年,非林在电影中的市场就要降到50%以下,而再过5年,非林就要完成历史使命而淡出江湖,到那时,也许非林感就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而不是今天烧友们所追逐的发烧效果了。


在我看来,大部分的“非林感”都是人云亦云,不知所以了,不论是发烧不发烧,烧的程度如何,准确是第一位的,如果失了准确,什么感也没有用,这些所谓这个感那个感的,大部分说不清楚的发烧名词,不去研究也罢。

文章分类: 玩转
分享到: